1949年美國一位著名的解剖學家發現,人類前額際部在幼兒期均帶圓形傾向,無性別上的差異,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性未發現明顯的變化,而大多數男性前額髮際部較學齡期間向頭頂部漸漸稀疏,呈現成年前初期禿頂的症狀。
據統計,幾乎80%男性均可出現前額和兩額部髮際變高,顯得額高、額寬,但他們在以後的長時間裡並未見異常脫髮。直至老年以後,才開始發生衰老性脫髮,這顯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其中約有12%~15%的人發展為青壯年期的男性型脫髮。
頭髮有一定的壽命。短的幾個月,長的3~4年或更長些。每根頭髮都有各自的生長週期,彼此不同,雖然每天有脫落的,但每天也有新生的。青年人頭髮新生與脫落的數目大致相等,每天50根左右,這是新陳代謝的結果,使大多數青少年人始終保持一頭茂盛的頭髮。因此,如果我們感覺到每天有少量的頭髮脫落,甚至一年中有時會覺得脫落更多些,這純屬生理現象,不必為之煩惱、擔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