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慢性咽炎這樣治
提起慢性咽炎,很多人都不陌生,長期說話比較多的人,長期吸煙的人,都是慢性咽炎的易患人群。就拿教師這個工作來說,一天課講下來,嗓子會有發乾、發脹、發癢甚至出現乾咳、疼痛的症狀,咽部有灼熱感。長期抽煙的人、每天吸煙量比較大的人,十有八九都患有慢性咽炎,這種咽炎最典型的表現就是,早晨刷牙的時候會劇烈乾咳,伴有嘔吐感。
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不同,慢性咽炎的症狀也有所不同。有的患者咽喉有阻塞、發脹的感覺;有的患者總覺得口乾,喝水也不管用;有的患者痰很多,老吐不完;有的患者就是老覺得咽喉痛,沒有其他症狀;有的患者是聲音出現問題,說話聲音沙啞或者變小。
慢性咽炎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,但是咽喉長期不舒服,嗓子眼紅腫,令人煩惱。如果不改善導致慢性咽炎的不良生活習慣,那就很難根治它。這就像抗洪救災,你用來堵住洪水的沙石會不斷被水流沖走。往往是治了又患,患了又治,徹底治好的幾率不高。當然,這一方面是「邊建設邊拆毀」的生活習慣的原因,另外一方面可能也跟都市的生活環境有關,污染物太多,嗓子不受刺激才怪。環境所致除了換個環境外,沒有根治的辦法,但是下面提供的方法或多或少可以幫助我們減緩症狀。
對於慢性咽炎,早期可用清涼解毒、化痰的藥治療。如果患病時間較長,再用這種方法效果就不會太好。其實有一個基本原則:早期患者用清涼解毒與化痰的藥;中期患者是寒溫之法並用;後期患者多用溫熱之藥。
下面,我就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,為大家送上幾款中醫治療慢性咽炎的方法。
紫花地丁、車前草
一般的慢性咽炎,用這兩味草藥煮水喝,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。車前草有大種與小種之分,也有人工種植的,買藥時最好買自然生長的、小種的為好。這兩種草藥都有辛和涼的屬性,歸經卻不同。紫花地丁之辛,是微微上走,從內向外透發,涼則從之,故有解毒消腫之用。車前草之辛,其循行路線是從內向下出於前陰,味之微甘涼從之,則引邪熱下行。
7.「老胃病」不妨飲用點黃酒
在我接觸到的患者中,不少老年朋友被慢性胃炎困擾著。一方面,隨著年齡的增大,身體功能下降,老年人容易患一些慢性疾病,例如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等。另一方面,很多「老胃病」是年輕時貪杯落下的,過量飲酒或飲食不節,也使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。
有慢性胃炎的老病友都知道,酒是慢性胃炎發病和加劇的「幫兇」。既然胃病最怕刺激,「老胃病」們就真得滴酒不沾嗎?其實不然,少量飲用一點溫和醇厚的黃酒,不但不會傷胃,還可溫中散寒,行氣止痛,柔肝和胃,對於大多數老年胃病是相當有益的。
中醫認為,老年人胃病主要由脾胃虛寒及肝胃不和引起,因此注重以活血化瘀、補養正氣來改善脾胃功能,提高人體正氣,緩解慢性胃炎的症狀。
早在清代初年著名醫學家、文學家曹廷棟撰寫的老年養生專著《老老恆言》中,就建議中老年人在秋冬季節飲少量黃酒來鼓舞胃氣。曹氏一生養生不求助於醫藥,活了 90餘歲。他認為脾胃健康是老年人長壽的根本,特別重視調理脾胃對恢復元氣的作用,「脾胃乃後天之本,老人更以調理脾胃為切要」。因為胃陽弱則百病生,脾陰足則萬病息。自古以來,中老年男性由於煙酒嗜好、工作操勞,慢性胃炎患者不在少數,主要表現為上腹部悶脹,疼痛、噯氣頻繁、泛酸、食慾減退、消瘦、腹瀉等症。曹氏六旬時也曾受胃病困擾,飲食難安,身體瘦弱,精神不振,後堅持每日飲用少量黃酒,溫煦脾胃,身體逐漸好轉起來。
8.高血壓,定時吃藥後,還可以輔以小辦法
不知什麼時候,街坊鄰居中不少人都患上了高血壓,且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。我認識一位張伯,雖年事已高,但並未患上這種常見的老年病。與他攀談間,也得知了一道他常吃的家常菜。
走進他家的小院,房前屋後的空地間一畦畦的芹菜,碧綠水嫩。張伯說,他每年都要種這些芹菜,他最喜歡的幾乎每天必吃的一道菜是芹菜醋花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