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子的排精、女子的月經和肝的疏洩功能也有密切的聯系。朱丹溪的《格致余論》中就有講:
“主閉藏者腎也,司疏洩者肝也。”
說明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洩,是肝腎二髒合作的結果。肝的疏洩功能正常,則精液排洩通暢有度,肝失疏洩,則排精不暢。
而氣 機條暢與否是女子經血的排洩能否通暢有度的重要條件之一,因此也與肝主疏洩的功能密切相關。肝疏洩功能正常,則月經周期正常,經行通暢;若肝的疏洩功能不 及,則月經周期紊亂,經行不暢,甚至痛經。加之肝經循行“繞陰器,抵少腹”,故而,生殖系統的相關疾病在論治和調養時,除強調腎的作用外,還應充分考慮肝 的影響。
此外,肝主疏洩在生殖方面的影響還表現為調理沖任和調節精室。
中醫 有“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”之說,而婦女一生以血為重,行經耗血、妊娠血聚養胎、分娩出血等,無不涉及於血,因此沖任二脈通利與否與女性生理機能休戚相關。 常言,“女子以肝為先天”。肝為血之府庫,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,而隸屬於肝。肝主疏洩可調節沖任二脈的生理活動。肝的疏洩功能正常,足厥陰經氣調 暢,沖任二脈得其所助,則任脈通利,太沖脈盛,月經應時而下,帶下分泌正常,妊娠孕育,分娩順利。如若肝失疏洩而致沖任失調,氣血不和,就會形成痛經、崩 漏、帶下、滑胎、早產以及性功能異常和不孕等症狀。
“精 室”為男子藏精之處。男子隨腎氣充盛而擁有了天癸——一種促進性成熟並維持生殖功能的物質,則精氣溢瀉,具備了生殖能力。男性精室的開合、精液的藏洩,與 肝腎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。《格致余論·陽有余陰不足論》中說:“主閉藏者,腎也,司疏洩者,肝也”。即言肝的疏洩與腎的閉藏對精室開合的協調作用。若兩 者調和,則精室開合適度,精液排洩有節,使男子的性功能與生殖機能正常。如果肝的疏洩失常,必然會導致開合疏洩失度。如果肝疏洩不及,就會出現性欲低下、 陽痿、精少、不孕等病症;如果肝疏洩太過,就會導致性欲亢奮、陽強、夢遺等。
中醫 認為肝主疏洩,腎藏精並寄相火,肝脈繞陰器與腎主二陰,所以治療本病必須重視調養肝腎。肝腎同居下焦,且同寄相火,體陰用陽,腎水與肝木為母子關系,疏調 肝氣有利於腎精的閉藏,而腎精閉藏則可滋養肝陰,使肝氣條達不郁。中醫還有瀉肝即是瀉腎的治法;有養腎即是補肝的治法。例如,相火偏亢所致的陽強,清瀉肝 火即是一種有效的治法;水不涵木所致的早洩,滋水涵木也常取得良效。在選方用藥方面,偏於調養肝腎二經的方藥較多。如地黃類方劑(六味地黃、知柏地黃、杞 菊地黃、附桂地黃)與柴胡類方劑(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)。還有調養腎精的大補陰丸、左歸丸、右歸丸;調節肝經氣血的少腹逐瘀湯、血府逐瘀湯,清瀉肝熱的龍 膽瀉肝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