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利濕活絡香姜膏】
1.水煎藥:當歸15克、川芎100克、澤蘭100克、白芍150克、炒白朮150克、木香100克、砂仁100克、黨參150克、九香蟲60克、黃精60克、薑黃100克、葛根100克。
2.成膏藥:阿膠60克、龜板膠100克、鹿角膠100克。
3.調味藥:生薑汁100毫升、飴糖(麥芽糖)60克。
4. 製作方法:將水煎藥煎煮2次,每次煎出200毫升藥液;將鱉甲膠、鹿角膠和阿膠一起加入300毫升黃酒中,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 合攪勻,加入生薑汁和飴糖(麥芽糖),上火熬煮15分鐘和勻,放溫後,放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,存放於冰箱。此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。
5.用藥加減原則:情緒不舒暢,加玳玳花、香附、合歡花;食慾不振,加焦麥芽、建神曲;濕熱明顯,頭昏腦脹、舌苔厚膩,加藿香、薄荷、生薏仁。
6.服用方法:溫水兌服,一次2匙(約10毫升/匙),因為是在長夏之時服用,故服用時間為2∼3周即可。頭2周早、晚飯後各1次,第3周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。
7.功效:調脾胃,活血脈,適合脾胃功能不好兼有血瘀的肩頸酸痛患者。
8.注意事項:本方偏溫,陽熱亢盛之人不適用。頸椎病、頸肩酸痛還會有另一種表現——頭暈、乏力。
高考的 17 歲孩子小嚴,平日裡學習十分緊張,沒空來看病。那天剛好是在春夏交接時間段裡的一天,天氣稍微悶熱難耐,小嚴在父母的陪同下來找我看病。雖然是高三學生,精力應該都集中在學習上了,可這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太好,面色微黃,眼周泛著暗青色,一看就是脾胃不好內有血瘀的徵象。
「我頭暈得厲害!」小嚴趴在診桌上有氣無力地說著。我見他這樣,只好轉而詢問孩子的父母,兩位大人焦急地輪流說著孩子的情況。這孩子三天來老說自己頭暈,看著也真的很沒精神,嚴重影響學習。家長怕耽擱孩子的病情,說服孩子請了半天假趕緊來看病。
我說很多孩子都可能有這種情況,這是長期緊張加上伏案唸書所導致的。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有長期肩部僵硬、頸部不適,但活動後都可以好轉,有的伴有頭暈,有的是偏頭痛,有的是伴有心慌、憋氣。家長一聽,這孩子確實如此,便問我除了吃藥還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改善。
其實 大人也可能有類似的症狀,但又實在沒有時間就醫,倒不如先從放輕鬆做起,吃好穿暖,居住的環境千萬避免潮濕和陰冷,能有時間鍛煉就千萬別賴在家裡、賴在床 上等。還有,要用膏方慢調慢養。我為這孩子開的方藥還是從脾胃來調,不僅因為正值長夏,還因為孩子的陽氣旺盛,只需恢復氣機的正常運轉,陽生陰藏,便能有 很好的療效,我給他開了利濕活絡香姜膏。
複診時,小嚴由於課業繁忙便由家長來代述其病情。我想,應該是症狀確實有好轉,才能專心忙於課業,因此我也就放心地祝福小嚴高考順利了。另外還囑其認真執行健康優良的食衣住行原則,生活質量有保證,面對考場也才能專心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