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慌,指的是內心惶惶不安;胸悶,指的是胸腔區塊的堵悶。心慌胸悶的表現,通常由突然受到驚嚇、或因外界因素對情緒產生的波動、或強度過大的體育鍛煉、重體力或腦力勞動、過量吸煙、飲酒以及喝濃茶等引發。
心慌 胸悶被現代醫學認為是心肺疾患的開端。而近幾年非常熱的話題,便是脊柱與亞健康的關係,該觀點強調,不良的生活姿勢習慣是導致脊柱關節發生小關節錯位的關 鍵,而就算脊柱關節只有那麼一丁點的小錯位,也可能造成人體臟腑功能發生改變,出現毛病但又還夠不上疾病診斷的臨床表現;再從中醫的觀點來說,氣溫過冷或 過熱、情緒調節不當、精神調攝不佳,造成氣機升降調節不利、濕邪與暑熱或寒合併、虛火上擾神明(心主神明)等,都會引起心慌胸悶。
本節除了從中醫角度依據季節特性來開立膏方調養心神和五臟六腑,還要推廣一個重要的理念,那就是正確的生活姿勢習慣能帶來健康的身心狀態,端正坐姿,適時休整,避免勞動過度,從而預防甚至是遠離疾病的困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