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脾宣竅平怒膏】
1.水煎藥:炒白朮100克、菖蒲100克、遠志100克、茯神100克、生甘草60克、桔梗100克、酒大黃60克、枳殼100克、厚樸100克、陳皮60克、生香附100克、柴胡100克。
2.成膏藥:龜板膠100克、鹿角膠60克。
3.調味藥:西洋參100克、肉桂(研粉)30克、荊花蜜100克。
4. 製作方法:將水煎藥煮2次,每次煎出200毫升藥液;將龜板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,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,上 火熬煮15分鐘,放溫後,再加入肉桂粉、西洋參和荊花蜜,和勻,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,存放於冰箱。此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。
5.用藥加減原則:容易受驚、心慌、起急者,加黨參、麥冬、郁金;食後腹瀉者,去大黃,加炒白朮、黃連;食積、消化不良,加雞內金、枳殼、生山楂。
6.服用方法:溫水兌服,一次2匙(約10毫升/匙),因為是在長夏之時服用,故服用時間為2∼3周即可。頭2周早、晚飯後各1次,第3周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。
7.功效:健脾益氣,排濁宣竅。
8.注意事項:腹瀉患者需加減用藥。
很多時候,一個人老發脾氣,確實不是他打從心裡看這個世界不順眼,也不是性格不好,而是因為體內有擾亂心神,使魂、魄、志、意不得安寧的因素在搗亂。只要重視了這個原因,使用正確的中醫治療方法來糾正搗亂因素,那麼老是發脾氣的現象就會消失。
我的一位親戚,自從腫瘤手術之後,就變得嘮叨、煩躁,而且容易動怒,什麼小事都看不順眼,不僅讓家裡人心情不好,自己也變得孤僻。
不過還好我們家的人多少都懂點醫,而我又是中醫師,所以在一次家庭聚會中,這位親戚被說服了,讓我看看能不能吃中藥解決這個問題。
經過辨證,我判斷他的症狀是脾虛痰濁造成的腦竅不通及神志不寧而發為煩躁、易怒的表現。針對我這位親戚的情況,我為他開了健脾宣竅平怒膏,通過健脾氣來排濁宣竅、寧心安神。
他吃了我開的這帖膏藥約三周的時間,生氣發怒的次數明顯減少了,家人也都願意親近他,連他原本孤僻的情況都有所改善。其實這類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藥物的治療,最重要的,是能不能夠有人打從心底關心他,這才是煩躁易怒,甚至是每一種疾病能夠被治癒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