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滋陰定魄膏】
1.水煎藥:玄參100克、玉竹100克、知母100克、黃連30克、生地黃100克、麥冬100克、竹葉100克、茯神100克、燈芯草60克、五味子100克、遠志100克。
2.成膏藥:阿膠200克。
3.調味藥:琥珀面30克、生薑汁100毫升、冰糖60克、黃酒200毫升。
4. 製作方法:先將阿膠加入黃酒中浸泡一日;隔日,將水煎藥煮2次,每次煎出300毫升藥液;將泡好的阿膠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 勻,並加入生薑汁和冰糖,上火熬煮15分鐘,放溫後,加入琥珀面並和勻,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,存放於冰箱。此為一個月左右的膏滋量。
5.用藥加減原則:夜裡盜汗者,加浮小麥、生龍骨、生牡蠣;煩躁、好動者,將琥珀面換成珍珠母,並加鉤籐;學習困難、注意力不集中者,加菖蒲、遠志、益智仁。
6.服用方法:溫水兌服,一次2匙(約10毫升/匙),頭2個星期早、晚飯後各1次,後2個星期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,連續服用1個月。
7.功效:滋陰降火,安神定魄。
8.注意事項:氣血虧虛之人不適用本方。陽虛體質者需添加溫陽藥味。另外,有胃食管反流、消化道潰瘍病史者,需去掉阿膠,並將水煎藥的煎煮時間延長至2 3小時。
肺和肝是五臟藏神的重要器官。五臟藏神,為「魂神意魄志」,肝屬魂而肺屬魄,魂魄二字自古以來就經常被放在一起說,這並非迷信的兩個字,並非專指鬼神一類的概念,而是從我們最古典的醫學而來的,是有醫學意義的。
若是魂、魄等遇上了火熱之邪,亂行於體內,可能發為急躁易怒的戾氣。
黃先生和家人出去遊玩時,在外地遇到了不順心的事,回京後又被一大堆工作壓著,就這樣悶著憋著,性格變得越來越急躁易怒,連他自己都有所感覺,別人一說話他就想生氣!
這就是動到了魂魄,鬱悶氣滯而肝火旺,再加上遇到秋季肺燥狀態,魂魄不安而發為病的。我給他開了滋陰定魄膏。
黃先生不間斷地服用了 1 個月的膏,並盡量放鬆心情,恬靜地生活,複診時回報我說已經有食慾了。其實這就是放鬆了肝、肺,脾胃氣機隨之運轉順暢的好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