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化痰利竅益智膏】
1.水煎藥:炙百合120克、天門冬120克、五味子100克、甜杏仁90克、川貝母50克、膽南星90克、半夏曲120克、陳皮100克、遠志100克、炒棗仁120克、沙苑子120克、益智仁100克。
2.成膏藥:鹿角膠100克、龜板膠100克。
3.調味藥:生薑汁100毫升、荊花蜜100克、龍眼肉60克、荔枝肉60克。
4. 製作方法:將水煎藥煮2次,每次煎出300毫升藥液;將龜板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,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,同 時加入生薑汁、龍眼肉和荔枝肉,上火熬煮15分鐘,放溫後,加荊花蜜和勻,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,存放於冰箱。此為一個月左右的膏滋量。
5.用藥加減原收:顏面及下肢浮腫者,加生黃芪、防己、豬苓;失眠睡不著,加合歡皮、茯神;心煩鬱悶,情志不舒者,加佛手、郁金、玳玳花;心慌胸悶者,加夜交籐、柏子仁。
6.服用方法:溫水兌服,一次2匙(約10毫升/匙),頭2個星期早、晚飯後各1次,後2個星期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。連續服用1個月。
7.功效:潤燥化痰,宣肺利竅。
8.注意事項:陽虛水泛患者需加減用藥。
36 歲的吳女士因為健忘、耳鳴來找我問診。
她的狀態一看就不太好,面色晦暗,無精打采的,一下子捂著肚子,一下子又要扭腰舒展一下腹部,她自己十分厭惡老是需要調整姿勢來稍微讓身體舒服,我看了也十分彆扭。
「唐 大夫,我怎麼都感覺不舒服,腦袋脹啊,還耳鳴。最近事情都記不清了,成天就是不想動,躺著的時候不舒服,想坐起來,坐著的時候也不舒服,就要動一動身子, 或者站起來走走,反正就是怎麼樣的姿勢都不對,什麼事都不想做,人家和我說什麼我過一會兒就會忘記!」吳女士是這樣描述的。
我問 了問她的病史,知道她有經常腹脹、便秘的情況,再看了看舌、號了號脈,發現她有明顯的燥痰擾神志之象。我分析,吳女士這種情況是脾腎虧虛了,由於她發病的 季節是在干燥的秋天,又因為秋季的養護需從「潤」入手,於是我為她開了潤肺清燥、溫化痰濁、運脾滋腎的化痰利竅益智膏。
2 周後,吳女士來複診,高興地告訴我說,吃了 2 周的膏藥後,身體沒那麼彆扭了,記性也變得好了。我讓她一定別急躁,情緒一急病就會反覆的,並囑咐她一定要靜養,耐心服用膏藥。之後隨訪了半年,她都回報情況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