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調神交泰膏】
1.水煎藥:生地黃200克、元參150克、肉桂30克、生龍骨200克、生牡蠣200克、車前子90克、茯神150克、遠志100克、龍眼肉150克、黃精120克、石菖蒲100克、當歸150克、黃連30克。
2.成膏藥:阿膠100克、鹿角膠60克、鱉甲膠60克。
3.調味藥:羚羊角粉30克、琥珀粉10克、荊花蜜100克、生薑汁100毫升、黃酒300毫升。
4. 製作方法:先將阿膠加入300毫升黃酒中浸泡一夜,第二日,將水煎藥煮2次,每次煎出300毫升藥液;同時,將鱉甲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泡有阿膠的黃酒中, 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,加入羚羊角粉、琥珀和生薑汁,上火熬煮15分鐘,放溫後,加入荊花蜜和勻,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 中,存放於冰箱。此為一個月左右的膏滋量。
5.用藥加減原則:痰多、苔黃膩者,加金礞石、黃柏;食慾不振,口渴不喜飲者,加佩蘭、砂仁、薏苡仁;大便粘膩、口苦噁心者,加藿香、法半夏、陳皮、茯苓;咽喉腫痛(除去喉頭水腫者)加山豆根、玄參、板藍根以解毒利咽。
6.服用方法:溫水兌服,一次2匙(約10毫升/匙),頭2周早、晚飯後各1次,第3∼ 4周內,於中飯後服用1次,之後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,連續服用4 ∼6周。
7.功效:滋陰降火,交通心腎。
8.注意事項:本方無解暑清濕熱的功效,故濕熱體質患者用藥需參照加減原則。
十幾年前的一個夏至日,我剛好到馬來西亞講學,主要介紹食療養生。會後有幾位學員十分有興趣,我們便又從各方面再交流了一下食療的內容。
其中有一位周老師,本身是從事美容行業的,對於保健也十分有興趣,她當時就近兩個月來總是覺得全身不舒服,老是想發脾氣,急躁易怒的問題,問我有沒有食療的好辦法解決。
由於 馬來西亞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,可說是四季皆春夏,潮濕悶熱是必然的,我便囑咐她,藿香正氣液不能離身,有必要時就喝上一瓶,可適當用避瘟散放在鼻孔聞一 下,以防濕熱之邪傷及正氣。接著我建議她在進行食療的同時,也最好服用簡單的膏方以祛除疲勞、解除憂鬱。食療主要是喝一些當地特有的水果、穀物搭配起來的 養生果汁,如當地一年四季盛
產的火龍果、榴蓮、芒果等。
我給她開了調神交泰膏,以滋心陰、降火氣,清肝熱、寧心神。
心陰虧虛、虛火及肝火內擾心神,症見心慌、煩躁、容易發脾氣,甚至伴有偏頭痛、兩脅脹滿、舌紅尿赤的患者可參考這個膏方調理。
講學結束後我就回京了,之後我與周女士只有通過電子郵件繼續瞭解她的病情,大約在一個半月後,周女士給我回了封郵件,說她一切皆好,身體輕鬆自在,脾氣也和藹多了,最棒的是,連長期以來的失眠、月經總是提前等毛病也都沒有再出現過了。
其實,身體上出現的所有症狀,都是有因可查的,只要我們抓住了根本的症候,對「證」下「藥」,就能收到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