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術砂地萸膏】
1.水煎藥:木香60克、砂仁60克、西洋參(後下,可食用)100克、炒白朮150克、茯苓150克、炙甘草100克、黃精100克、薏仁米100克、熟地黃200克、山茱萸100克、山藥100克、澤 100克、丹皮100克、玳玳花100克、防風100克。
2.成膏藥:鹿角膠100克、龜板膠100克。
3.調味藥:荊花蜜100克。
4.製作方法:將水煎藥(西洋參和荊花蜜後下)煮2次,每次煎出500毫升藥液;將龜板膠、鱉甲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,放入蒸鍋蒸熟烊化;然後,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,放溫後,再加入荊花蜜和西洋參,和勻,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,存放於冰箱。
5.用藥加減原則:虛象不明顯者,可以去掉黃精,加生黃芪。
6.服用方法:一次取2匙(約10毫升/匙),用溫水兌服,頭2周早、晚飯後各1次,第3∼ 4周內,於中飯後服用1次,之後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,連續服用4∼ 6周。
7.功效:調補脾腎,益肺固表,適合肺氣虛、脾腎陽虛的患者。
8.注意事項:感冒發熱、急性炎症發作等患者禁服,血熱證見頭暈、煩躁、出疹子等的患者慎服。
王先生近兩年來事業越做越大,都 40 歲了,還整天只顧著拼事業,婚沒結,連女朋友的影子都見不著。父母為他擔心,擔心的不是沒人傳宗接代,而是怕兒子照顧不好自己,又沒個伴能照顧他。我和他一家算是世交了,他的父母見他最近腸胃不太好,就聯繫了我,讓我看看他需不需要吃點藥調理一下身體。
王先生到我這兒來也是認真想調理身體的,不只是為了應付老人家。他告訴我說,最近兩年只要氣候一發生變化,他就容易鼻子不通,不太想吃飯,老愛打飽嗝。我告訴他,這種情況是在季節轉換時,人體對氣候的轉變不適應引起的過敏症,配合臟腑調理幾周就能見效。
我給他開了術砂地萸膏。用了這個膏方不到一個月,王先生的父親便特地來電感謝我,說兒子的症狀基本都消失了。之後我對其隨訪了半年,這半年間的兩個長夏,王先生都沒再犯病。作為醫生,我最希望把家人及周圍朋友的病看好,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