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是天生膽子小,特別容易受驚嚇。有的人則是在親歷了某件特定事情之後,因為沒有及時解開心結,膽小的種子便埋在了心裡,一有外來的刺激,便處處受驚、時時擔驚害怕。
先天 膽子小的人,要練練膽子,克服恐懼感。中醫說膽為中正之官,謀慮出焉。膽小說明一個人的正氣不足,因此要鍛煉膽氣,提高自信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。而中醫認 為「恐」傷腎,為腎氣不固的表現,又因為腎司二陰,主骨生髓,故腎虛膽小之人在小時候經常會在受驚嚇之後,出現遺尿,腿骨震顫,瑟瑟發抖。膽的功能是「主 決斷」,故膽氣虛之人,決
斷無權,自然易恐易驚,猶豫不決。
所以,中醫治療受驚嚇後引發的膽小怕事症狀,主要從肝膽和心腎入手,柔肝攝魂,溫膽鎮怯,寧心安神,補腎壯志。
本節主要的治療對像為成人,對於嬰幼兒受驚後出現的驚風、睡驚等病,或因不懂得表達而出現的驚叫、哭泣、幻覺等症狀,皆會在小兒病一章再做詳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