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眼圈、「濕重」都可能因為「不通」
眾所周知,在中醫裡有「不通則痛」「通則不痛」之說,而且「通」和「痛」兩個字裡面都有個「甬道」 的「甬」字,「甬道」的通暢顯然是關鍵。那麼,這裡的「甬道」是什麼呢?一種是有形的,一種是無形的。有形的甬道包括子宮,還包括腸道,也就是要保持月經通、「二便」通;無形的甬道就是中醫常說的「氣機」運行時的無形之道。
為什麼中醫總說你「濕重」
很多女人去看中醫,都會被告知「濕重」,她們不理解,濕是從何而來的。
濕的 存在有三個因素:一是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,消化不了,堆積成濕;二是雖然沒多吃,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,吃一點兒就膩住了,也會成濕;還有就是環境、季節 因素的影響,比如四川多濕,那裡的人不吃辣椒就會不舒服。比如夏天,很多人體內都會有濕,身體會變得很重、很懶。這三種症狀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係, 「濕重」是標,「脾氣虛」是本。
中醫說的脾,是負責運轉的,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氣的力量。脾氣一虛,髒東西就要瀦留體內。髒東西是什麼呢?可以是多餘的脂肪,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、排泄物。
肥胖 的人很容易被中醫辨證為濕重,而且他們中有很多人看似壯實,實為虛寒。特別是肚子上脂肪越來越多、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,更不能忽略他們體質的寒性。你如果 去摸這種胖人,他們的皮膚一般都是涼涼的。為什麼會這樣?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自己知道缺少陽氣,本能地增多脂肪,以起到保溫的作用,把火力隔離在體內,避 免體內已經不多的火力再散發出去。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,夏天賣冰棍的人,都會用一條棉被包住冰棍,棉被是防止散熱的。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這個作 用,所以也就有「胖人多陽虛,而瘦人多陰虛」的理論,往往是越胖越虛,越虛越胖,形成惡性循環。而胖人的正確減肥方式應該是溫化寒濕,「溫」是增加代謝脂 肪的能力,「寒濕」就是指那些不該積存在體內的脂肪。
再有 就是,人上了年紀,總是不知不覺地痰多了,口水也多了,經常是鼻涕邋遢的,再沒了年輕時的爽利。即便以前沒有咳嗽的毛病,肺也正常,但在早上起來的時候或 多或少地要咳嗽幾聲,非把肺裡的痰吐出來才舒服,而且痰、鼻涕、口水雖然多,但顏色是都白的,質地都偏稀,這也是火力不夠了、脾氣虛了,不能蒸化水液,不 能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結果。如果去看中醫,醫生肯定要開溫性藥來幫助他們化痰。
我一 個同事的孩子,很乖,而且特愛睡覺,這也是被濕邪困住了。這孩子之所以濕重,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,後天餵養的時候,家長可能沒注意到, 傷了他的脾氣。脾氣有消化食物、吸收營養、排出糟粕的能力,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,營養吸收不了的同時,糟粕也排不出去,留在體內就成了濕。帶著這些廢物, 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,所以小小的年紀就容易犯困。
還有 一種人體內有濕是因為肝郁引起的,通俗地講,他的濕重也是「從氣上得的」,比如之前很長時間的心情不暢,肝氣鬱結了,天長日久就會克伐到脾氣。脾氣一虛, 就給濕邪內停提供了便利。與男性相比,女性是容易出現肝郁問題的,從這個角度上說,她們比男性容易脾虛,也就容易出現濕重的問題,所以總被中醫告知「濕 重」。
被濕 邪擊中的典型症狀是:身體總覺得疲勞,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裡酸痛,如果酸痛的話,可能是你有血虛、血不養筋的問題。比如很多女孩子會在月經之後覺得膝蓋 酸、累,好像爬過一座大山似的,那是因為本身就有血虛問題。經期失血之後,血虛更嚴重,不能榮養筋脈,所以她會覺得膝蓋酸。濕重引起的疲勞的症狀是身體發 沉、發重,頭也發蒙,雖然頭不疼,但是不清爽;皮膚上會有濕疹,胃口也不好,吃什麼都覺得沒味道,嘴裡發黏。舌頭伸出來時,你會發現舌質很胖,顏色偏淡。 症狀嚴重的,舌頭邊上會有齒痕,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,這叫「裙邊舌」,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。
鑒於 此,要想祛濕,你首先得健脾補氣,幾乎所有健脾補氣的藥都能間接地祛濕。你還可以到藥店裡去買中成藥,比如「參苓白朮丸」,這是補脾氣的好藥,性質很平 和,可以長期吃來緩慢地改善脾虛濕重的體質。在過去的三年困難時期,很多人因為飢餓而全身浮腫、營養不良,這味藥就是當時醫生開給這些病人的「補品」,因 為那時候的人糧食不夠,飲食失養而普遍脾虛,裡面的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可以健脾,還能利濕。
除了 用藥物調養,健脾是最可以採取食療辦法的,因為很多健脾藥都是藥食同源的,比如山藥、薏米、芡實、白扁豆、荷梗等,與大米加在一起熬粥,是很好的健脾利濕 食療方。其中,山藥、芡實、白扁豆、荷梗各10克。薏米可以多放點兒,大概30克就可以,畢竟都是藥食同源的材料,所以份量上不用特別精確。需要注意的 是,白扁豆不是我們做菜時吃的扁豆,而是專門的藥用植物,和扁豆的味道差得很遠,藥店裡可以買到;薏米、芡實也可以在藥店買到;山藥可以用新鮮的,也可以 用干的;荷梗是很好的祛濕藥,效果比荷葉還要好,放在粥裡還能做成「荷葉粥」的效果。
將薏 米、芡實、白扁豆泡上半天,放在高壓鍋中,加點兒大米,以保證粥的質感。熬煮到前三味八成熟時,將山藥切成小丁,與荷梗一起加進去,至山藥綿軟就可以喝 了。這樣的粥一周至少喝5次。但脾虛體質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,所以你可以在症狀改善後酌減為每週喝兩三次,起維持作用。具有這種體質的人,面容 和身體是胖胖脹脹的,濕疹也會纏綿不愈,這道粥對改善這種狀態都有作用。
乾隆 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皇帝,活到了89歲,他就非常注意養生,特別是晚年,尤其注意養脾氣。他自己創造了一種「八珍糕」,其中的成分是:黨參、茯苓、陳 皮、山藥、白朮、薏苡仁、芡實、扁豆、蓮子、糯米,都有健脾的作用。如果我們現在效仿,可以將上述藥材、食材各取60克,白糖適量,將上述原料一起研成細 粉,和白米粉攪勻後蒸糕,最好加點兒泡打粉,約蒸20分鐘,切成每塊15克重即成,每天吃1~2 塊。當初乾隆皇帝就是每天晚飯後,用這個當點心的。這些食材可以用來像蒸發糕一樣蒸成糕,也可以打碎之後熬成粥。只要堅持吃,都有很好的健脾作用。
「子宮糜爛」沒你想像中的可怕
被濕邪擊中的女人,可能出現的是婦科問題,所以濕重的女性往往白帶偏多。
白帶 是女性陰道的正常分泌物,是帶黏性的白色液體,由前庭大腺、子宮頸腺體、子宮內膜的分泌物和陰道黏膜的滲出液、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混合而成。白帶中含有乳 酸桿菌、溶菌酶和抗體,所以正常的白帶存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。一般來說,月經中期的時候,白帶會增多,稀薄透明。排卵期後,白帶又變黏稠,混濁而量少。 在經前及孕期,白帶均有所增多。因為白帶是要通過子宮排出的,所以子宮的狀態也能從白帶上反映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