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
中醫治病見效到底快不快?
很多朋友說,中醫是個慢郎中,一般急病,要去找西醫,而那些不著急的病,才去找中醫。
還有的說,中醫治病不但慢,而且效果說不清楚,反正是治不好,也治不壞的,總之是:中醫調理不能著急,一般都是吃藥吃他個兩三個月的,如果往長了吃,怎麼還不吃個半年一年的?
那麼,中醫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的嗎?中醫真的是個慢郎中嗎?
答案是:中醫不是慢郎中。
正是我們後輩學藝不精,才使中醫被蒙上了如此令人感到羞辱的一個名稱。
那麼,中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?我們的老祖宗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?這裡面還有什麼值得我們珍藏下去的嗎?我們從中還能學到什麼治病養生的知識嗎?
好吧,讓我們一起走回過去,讓歷史用活生生的事例告訴我們:「這,才是中醫!」
這些故事,在我的頭腦中已經盤旋已久了,很多朋友覺得我寫這些古代中醫的故事太累了,不知道要費多少時間和精力。
其實,正因為這些故事在我頭腦中盤旋的時間太長了,所以它們像是已經醞釀成熟的好酒,一旦動筆就噴湧而出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我都是以每天五千多字的速度在寫,不知不覺,一下寫了六十多萬字。
這些內容,我把它們在網絡上貼了出來,結果引來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,現在這個帖子的點擊量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萬,很多網友的發言也被出版社的編輯們收錄了進來,在此對這些網友朋友們表示感謝了!
我和很多中醫院校的學生不同,很多學生不愛讀古代的醫書,覺得讀古文吃力,但是我卻非常喜歡閱讀古代的醫書,甚至是從整天翻看這些古代的醫學書籍中開始中醫學習的。無數個夜晚,在昏黃的燈光下,看著泛黃的繁體字,我覺得甘之如飴。
看得多了,我覺得這些人物又活了過來,他們像是坐在我的身邊,就像是一個慈祥的師傅在教徒弟一樣,一點一點地告訴著我,他們是怎麼想的,為什麼要這麼用藥,這個患者為什麼要這麼辯證……
很多時候,當我深夜放下筆的時候,我都有種衝動,想要向虛空拜一拜,然後發自肺腑地說一聲:「謝謝您了,師傅!」
很多時候,當我被他們的那種一心赴救、悲天憫人的大醫情懷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時候,我都想放下筆,點一支香,告慰他們:放心吧,前輩們,醫道不會湮滅的!
表面上看,我這本書是寫中醫治病的道理,寫養生的道理,其實我更想告訴大家的是,在所有這一切之上的,那些大醫的至高境界。
這種境界,我稱之為醫道。
這些故事,其實我早就寫完了,後來因為一直忙,就沒有整理,當我最後整理出來的時候,已經是2009年的金秋十月了。
在此,謹向那些一直鼓勵著我、溫暖著我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,向一直支持我的讀者朋友表示極大的謝意!正是因為有你們,我才能一路前行,我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覺到陽光明媚,心中感覺到無比溫暖!
希望我的故事對大家的養生有所啟發。
最後放下筆的那天下午,我乘車外出,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樹林,枝頭洋溢著秋日的陽光,那種燦爛,讓我感動莫名。我突然有種衝動,想給位好朋友發送個短信,想告訴朋友,快出來看看這秋日的大地吧,看看曾經吹拂過數千年古國之風的這片廣袤、遼闊、氣勢磅礡的大地吧……
2009年10月20日